经验交流

首页 > 经验交流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黄素丽
时间:2014-06-17 浏览:1408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黄素丽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遇到过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2007514日凌晨零点左右,清华大学一名女生从该校一栋学生宿舍7层坠楼身亡。2007515日上午930分左右,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女研究生从校内科技楼11层坠下,当场身亡。2007516日中午,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女博士研究生从宜园3号学生宿舍北侧楼坠下身亡。连续三天,出现了三起自杀事件,并且都应该是比较优秀的学生,引发了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学生面临着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性与爱、理想与现实、升学与就业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与冲突。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已占30%左右,近几年,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自残、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已不鲜见,心理问题赫然成为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第一原因。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教育界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班主任要明确什么样的个体才是心理健康的,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情形;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并且能充分发现发觉自身的潜力。

二、班主任做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班主任在这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接触学生时间长,次数多,对学生了解较全面深入;带班一般为三年,这就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校内校外,课内课外,既可利用较长的时间,如入学教育和班会时间,也可利用较短的时间,如课间休息和放学之后;更加上班主任负责具体管理班级及本身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学生面前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学生的认同感、亲和力好。

三、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属意识形态范畴,面临共同的教育对象,具有工作目标上的一致性和工作内容上的相关性,但由于理论基础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所以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人的思想层面,更多注重教育对象意识结构的显层次,重视用社会规范约束学生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为基础,偏重于潜意识结构,重视个人心理平衡与主观感受,重视自我意识的完善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特别关注学生求善、向上的自主追求。因此,班主任在教育方法上应积极转换角色,变“学校权威的代言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角色为学生的“帮助者”、“服务者”、“支持者”角色,放低姿态,设身处地考虑学生处境和感受,给予学生充分理解和支持,赢得学生信任,促使其主动敞开心灵世界。

(二)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对学生而言,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生观问题:在调查的学生中,个别学生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2、情绪波动大

由于学生情绪还处于极不稳定的年龄阶段,当情绪处在喜悦时,其表现在:学习积极性高涨,显得较为活跃,和别人相处和睦;可当情绪处于忧郁时,其表现在学习积极性低落,显得心事重重,很难和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3、意志薄弱,受暗示倾向严重

多表现为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害怕困难,易受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往往在情感冲动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从而就会出现一些异常的举动。

4、性格不良

自私狭隘,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别人闹意见,常斤斤计较,对一些事总是耿耿于怀,从而引起心理充突;自高自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而且受挫能力较差,在挫折面前常感到手足无措;自卑怯懦,缺乏自信,进取心差,对自己评价过低,觉得自己总是低人一等,做事情怕这怕那,在同学之间常常是寡言少语,常会逆来顺受、屈从于他人;嫉妒孤僻,常常感到心理不平衡,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愿与他人接触,其表里不一,经常处于孤独、寂寞、抑郁中。

5、青春期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其心理随着生理特征的变化而变化,一部分学生情感极不稳定,情绪上变得焦虑不安,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有时便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

根据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尽管以上这些主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只要班主任能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纠正和调整。

6、人际关系较差

有的学生会在乎别人的视线,有的学生总注意周围的人。不懂得与人合作,较少为他人着想;缺乏处世技巧。

7、自卑心态:

个别学生觉得自己缺乏自信心;有的学生明显感到自卑;有的学生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

(三)分析成因

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个体等因素,也有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学校教育方面:应该承认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还是应试教育,家长、学校和学生本人较多地关注学习成绩轻视其它综合素质的培养,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祖父母的疼爱、父母的娇宠,使现在的青少年普遍缺少磨炼,表现为个性孤僻不合群、偏执、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差,在小学、初高中阶段一直忙于学习,与其它同学交往少,因而与人打交道能力、调节能力差,对大学陌生环境适应能力弱,自理能力差。

2、家庭因素:我们学生中,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或父母感情不好的,这样的学生不是少数,这些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缺少亲情或关爱,感受不到完整家庭的温暖,心理、心智发育不健全,其中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看到别人能力强、水平高,内心感到不公平,怨世愤俗,产生嫉妒心理,妨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3、个体因素:具体表现在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学习因素

有部分同学对自已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自已也弄不懂到底学什么专业好,学习的热情低、主动性差,以至于产生厌学、烦恼等心理问题。

4、环境因素:进入新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熟人少,环境不熟悉。人际关系又相对复杂,同学来自各地,同学之间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家庭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同宿舍的同学有的人西装革履,穿名牌衣服、戴名牌手表,MP3、MP4、手提电脑、手机应有尽有,另外有不少同学来自相对贫困的农村,看到别人潇洒,产生自卑心理甚至逆反心理(像云南大学的马加爵),这些情绪得不到渲泄,久而久之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

(四)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重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同程度,可将这一目标进一步细化为促进发展、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危机干预等四个层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针对少数学生所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其重点是学生普遍心理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和资源迅速在全体学生中推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五)构建和谐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管理体系

首先,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作为班主任,刚一接班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为每个学生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有意识的观察、判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随时掌握学生的整体的心理实际和个别学生的心理特征。 对于个别学生心理存在一定偏差的,有详细记录,以便及时辅导。我带的班级中,有一名男同学,初来学校时,性格特别内向,由于严重的心理障碍,患有口吃病,自身压力很大,心理负担很重。在了解了他的家庭、生活、兴趣、习惯、学习状况后,我帮助他分析了问题所在,指出解决问题的渠道:常听新闻、读报纸、跟随录音机复读等等办法,最主要的是克服心理惧怕的心理,其他课任教师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同学们没有讥笑他,刺激他,而是诚心诚意地多方帮助他、鼓励他,各种活动都拉他参加,班级也积极安排他各种活动,帮助他训练,使他减轻心理压力,增加自信心。经过一年半的时间,他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口吃病基本得到矫正,在班级搞文艺活动时,他和其他同学还自编自导说起了相声,得到了同学的赞赏。

其次,应配备精良的班级管理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骨干,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团结和教育全班学生的核心力量,形成正确舆论导向,影响、调动其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良好班风,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设有利的班级文化氛围。

再次,组建高素质的“朋辈”心理教育队伍。

班主任应推荐一批具有一定心理学基础、心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朋辈”心理咨询员队伍。“朋辈”在价值观、生活经验、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方面较为接近,因而也便于相互沟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班主任应鼓励和引导班级朋辈咨询员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予以开导、安慰和支持,发挥学生的心理自助功能。

再者,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了解学生成长过程、最能取得学生信任的至亲,他们都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坚强后盾,与他们保持长期密切联系,许多难题将会迎刃而解。

    (六)组织活动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各种活动为依托,才能得到实效性发展。班主任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开展全面、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利用教室环境布置、板报向学生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2、班级周周有班会,每两周开一次主题班会和心理活动课。

班会内容主要是结合当前形势及学生心理,如:“我与网吧”、“学习与上网”、“集体与个人”、“我的未来”“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生情绪情感问题的培养”“人际交往”“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等。会后讨论进行总结,使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共识。班级设立无批评日:把每月单日或双日设为无批评日,营造心理轻松,心情舒畅的氛围,其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体验中提高自主性,在活动中加深体验,从而增进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是终身受用的应对各种环境的能力。

3、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或团体辅导。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并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根据学生在特定阶段的实际需求,联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开办专题讲座或团体辅导,集中解决学生所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4、关注每个学生,学会及时主动进行劝说

首先,班主任在劝说前要深入了解劝说对象,关注每个学生。劝说表面上是语言的交谈,实质上都是心与心的交流,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其次,要让自己保持一种热情的、友善的、沉稳的心理状态。选择舒适、放松的环境,与学生的距离适当,尽量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使这种热情的、友善的心理为学生所领会。不论学生在交谈过程中出现何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言行和情绪,班主任自身必须始终具有这种心态。

在我所带的班级里(44名学生),我曾做过调查,单亲家庭有5个,在9个家庭中,父母经常吵架、说脏话;在5个家庭中,爸爸或妈妈只顾自己挣钱,对孩子基本不闻不问;在2个家庭中,父母有严重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孩子不受父母喜爱,比较孤独,在父母前没有申诉的权利,其中,有一名女学生最后被迫退学了。

这名女学生代某某,入学后比较孤癖,严重不和群,我曾多次找其谈心,一开始她对我是拒之千里的,我从生活上、课堂上各方面都比较关心她,也嘱咐同学们多接近她,帮助她,渐渐地她接纳了我,向我敞开了心菲,她父亲喜欢男孩,而她的出生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喜气,父母亲常常吵架,而父亲脾气粗暴,从小至现在,只要是与她母亲吵架,她就会被挨打(用皮带抽),如向父亲反抗,则被打得更厉害。而这也形成了她比较倔犟的性格,由于长期上网吧而耽误了学习未能考上高中,来到职业学校,想学好一门技术,将来就业找一份好工作。知道她的家庭原因后,我曾多次联系其母亲,寻找其原因,准备与她母亲一起督促她完成学业,她的母亲谈到,其父亲整天游手好闲,好逸恶劳,不顺心就拿她母亲及她出气,她在与我的谈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恨意。平常我非常关心她,鼓励她,渐渐地她也变得很开朗,也和同学们说笑玩耍,她学习上也很努力,她写字很漂亮,我也常常借此表扬她,给她以自信,渐渐地她克服了自卑感,变得较自信。然而就在临近期末考试的一天,她母亲突然打电话为她请假,说为躲避其父的毒打,出去躲藏几天,母亲带着她及她小妹妹逃离了家庭,而开学后她和她母亲都打来电话退学了。现在她和母亲都在外地打工。这一直成为我心中的一大憾事。也使我常常进行思考,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另外一名女学生也是因为父母的不喜爱,(家里有三个女孩,她是老二)她在家不是挨打就是挨骂,暑期给我打电话,说假期都不愿意在家里过,而想要离家出走,我对她进行了一番开导,并要求她多干家务活,为父母分忧,而博得父母的喜爱。

最后,要运用必要的劝说技巧和策略。如学生在情绪动荡的状况下,很难听进善意的劝告。稳定情绪的技巧有:(1)避实就虚。班主任在劝说前谈一些与劝说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事,以使学生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2)“冷处理”。班主任不直接实施劝说,而是让学生对刚才发生的事情进行回忆,或写在纸上;(3)肯定学生的成绩与优点。适当的表扬与奖励会使人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进而身心放松,情绪稳定。此外,劝说时要注意学生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根据情况调整劝说的内容和方式。应根据自己察觉到的学生心理,适当调整自己的劝说内容或暗示学生要引起重视。

5、重视偶发事件,及时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现实生活中会常出现料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和情境,如学生亲人亡故、车祸、火灾、抢劫、父母离异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突发的不愉快的事件等。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学生的心理平衡可能被打破,甚至心理崩溃,因此特需心理辅导与重视。班主任要明确这种偶发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这种突发性心理变化在心理学上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呆滞期。偶发事件突然来临时,学生一时麻木呆滞,痛哭。

(2)侵袭期。学生意识到眼前发生的事实,被动承受侵害,内心痛苦悲伤。

(3)冲突期。这时学生心理防卫开始形成,与入侵的危机心理冲突斗争。

(4)消化期。学生澄清是非,确立收拾残局的信念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重建期。学生开始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寻求新的心理平衡,以达到新的适应。

为了减轻学生偶发事件后的痛苦,加速重构心理平衡,应做好:呆滞期和侵袭期,这两个阶段时间不长,应当冷静地守候在当事人身旁,不要喋喋不休地劝慰。冲突期是班主任干预的最佳时期,应在这一阶段组织一切可以组织力量,让了解支持当事人,当事人又信得过的人一起来帮助,援助之焦点是帮助当事人必须面对和解决问题,不让当事人有被遗弃和孤立无援的感觉。消化期是学生自我调整最佳时期,班主任应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防止心理反复。还要注意有些事情是不能让全班学生知道寻求全班同学帮助的,如学生的父母离异、女生意外身体伤害等;有些事情宜让同学知晓并帮助,如家庭遭劫、亲人亡故等。

6、开展系列化的心理训练活动。班主任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协作精神、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心理训练活动,如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演讲、心理征文、心理摄影比赛,举办心理影视欣赏、名著心理或生活心理讨论,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组织心理艺术系列表演,使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有机会自知、自省、自育和互助,达到助人自助。

7、将班级活动融入学校活动。班主任要积极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勇于走出去、引进来,开阔眼界,为自己创造更多锻炼机会,汲取更丰富的心理营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注意把握时机,尤其要抓住每年秋季新生入学初和春季5月份(525学生心理健康日)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月两大重要契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推向高潮。

    (七)及时发现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班主任应善于分析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如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交际困难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网络依赖性、独生子女身份、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就业压力等,重点把握学生新生入学后、放假前、考试前后、开学前后、季节交替前后、毕业离校前等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的时段,密切关注家庭贫困者、言行异常者、父母离异者、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者、直系亲属有精神病史者、经历了重大打击性事件者、考试成绩急剧下降者、失恋者、网络痴迷者等重点对象,处处留心,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并根据其表现形式进行准确、果断区分。对程度严重、情况危急或者自己处理不了的心理问题,及时动员学生求助心理专门机构进行专业治疗,使其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防止恶性事件发生,而对程度轻微、发展缓慢、自己能够处理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充分动员发挥班级“朋辈”心理咨询员的自助功能,帮助学生及早走出心理阴影,摆脱心理困扰,改善心理面貌,获得心理发展。

    (八)班主任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培养自身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缺乏良好心理素质,不仅会在教育活动中失去“人格教育”的魅力,还会因其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造成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试想:一个有不能自制的脾气、严重的忧郁、极度的偏见、凶恶不能宽人、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威胁会有多么大。而班主任良好的心理素质外化为其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言行,必将成为学生良好心理因素生成的“催化剂”。因此,班主任注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主动培养正确的工作动机、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和理智的态度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不断优化自身心理素质,是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

(九)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遵循的原则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主题班会、书信沟通、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

在科学真理面前,师生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只要有了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才可能对学生的性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才可能更好地使教与学相互促进。

2、共情原则

教师要学会倾听,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他们产生共鸣,这样,可以缩短空间上、情感上的距离,有助于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3、保密性原则

教师只有在给学生保密的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4、信赖性原则

班主任应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持信任、乐观态度,相信学生能够战胜自我。让学生“自我发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

5、鼓励性原则

班主任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鼓励学生自己判断个人行为表现。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信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6、教育性原则

班主任态度要温和友善,但同时适当也要给予严格限制。让学生“自我调控”——克服困难、取长补短、保持良好心态。

7、成功感原则

班主任要为学生创设多方面的成功机会,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我发展"——挖掘潜能、塑造良好个性。

8、主体性原则

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个人尊严和权利。例如,尊重他们对教育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不随意干涉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课余生活,未经学生本人可许,不得以任何借口查阅私人信件。严禁使用讽刺、挖苦、辱骂和体罚等粗暴的教育方法等等。

工院 学生管理与安全工作处
学院地址:赤峰市新城区巴林北街22号 邮编:024000
联系电话:0476-002536/6668888 传真:4567890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Copyright www.cfg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000130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