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常用电话
学籍、资助:0476-5890308
安全管理:0476-5898110
如何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
鲍晓东
在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时期,如何塑造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他们真正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实用人才,是摆在每一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现在的学生,真可谓烦愁不知,忧虑皆无。他们生活在新世纪,对人生和未来,充满着一种朦胧的想象和强烈的追求,他们正处于充满激情和狂热的年龄阶段,既让人担忧,又令人羡慕。这些学生们,进教室像龙卷风一样;听课惯于插嘴;有时候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下了课,在走道里追逐嬉闹,他喊你叫;课间加餐,他们的钱花得便当,吃的痛快;男生追求潇洒,女生则向往飘逸;班主任除了要引导学生多学知识和技能外,还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劳动,解决班里不断涌现的各种矛盾和难题。
一、问题与困难并存
班主任工作既无法投机取巧,也不能消极怠工,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许多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在我们班上,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由于缺少家庭温暖,学生性格孤僻、暴躁、一触即发。这类学生一般都生活在单亲家庭,孩子通常都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生活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情感上就更谈不上沟通与交流了。而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都极其微妙的时刻,生活上缺少关怀,心灵上的烦恼又无法倾诉,他们往往采取自我封闭的方式,不愿与其他人,特别是家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从内心来讲,他们渴望得到保护和关爱,但是又找不到适当的方式表达。此时,一旦外界的触动或干扰出现,就会引起他们内心强烈地震撼和反感,必然就会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来捍卫和保护自己。
对这种学生,班主任往往要担当起父母的角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关心他们的生活,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才会使他们卸下防备,对老师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愿意和老师谈心,并逐渐发展到听从老师意见,改掉坏毛病。
2、在家中骄纵成性,在学校里依旧我行我素。有的学生家庭环境较好,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过度宠爱,使他们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如:为我考虑多,为他人考虑少;追求所谓个人性格自由,不愿受约束;虚荣心强,性格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等。他们在家中就极少收到约束,来到学校后就更不愿意被学校的条条框框束缚,凡事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当然就免不了对班级和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这类学生的本性不坏,只是习惯较差,所以,此时的班主任就要担当起“严师”的角色,一旦学生犯了错误,绝不放纵、护短和迁就,始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当然,要严之有“度”,超过了“度”就破坏了“情”。另外,在评价这类学生,要注意看基础、看发展、看整体,克服成见,摒弃“定型效应”,应该肯定的应当充分肯定,对缺点错误则应多从正面启发诱导,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3、极少数学生沾染了不良社会习气,对班风造成了负面影响。或是因为家庭原因,过早步入社会,收到了不良风气的影响;或是受了某些不良影视剧诱导,“中毒”较深,这部分学生很小便开始抽烟、许久、大家,甚至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拉帮结伙。从内心来讲,他们崇拜英雄,有所谓的“大哥”清洁,凡事喜欢出头,希望以此得到其他人的景仰与崇拜。这类学生喜欢把“义气”挂在嘴边,如果班主任动不动就对他们进行强制教育,对他们的“哥们”情义进行全盘否定和批判,最终只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甚至负隅抵抗。
这类学生虽然只是极少数,但他们的思想工作最难做,即使是采取高压政策也不并不能让他们真正的口服心服。通常我的做法是,先肯定他们这种“哥们”义气好的方面,同时,通过自己知道的各种案例来加强法制教育,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他们误入歧途。
4、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大多数农村学生要么住校,要么寄宿亲戚家,因为沉迷网络等出现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也许是因为换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大部分农村学生来到城里读书后都会产生孤独感和排外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内心里,总感觉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他们既不愿与城里学生交流、玩耍,又羞于参与班集体或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既渴望友谊和成功,又怕露短或遭到别人拒绝。久而久之,这部分农村学生就成了办理最容易被“忽略”的人群。现实生活的缺失使他们找不到自信和成功感,而虚拟的网络往往能满足他们在精神方面的一切追求。对于一群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相当危险的。由此而引发的旷课、投钱上网、夜不归宿等种种问题便接踵而来了。心理学家指出,只要是人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沟通,就会产生孤独感,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排除孤独一方面,班主任要当好这部分学生的“心理指导老师”,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能独自生活是一种本领,它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相反,它让你从一个小家走进一个大家中,让你自己来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人和事。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参与周围人的谈话,那么就会在与人热情交往的气氛中打破被冷落的尴尬局面,忘掉自己的痛苦;另一方面,班主任还要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练习,希望他们能定时定期地打电话或到学校来看望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较快地走出自卑的阴影,在这个班级中和谐地生活、学习。
二、挑战与成功同在
过去惯用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早已成为过去时,班主任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做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新思路,才能解决不断冒出的新问题。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向市场经济接轨过程中,现在的职业学校学生和过去相比,接触到的事物更多,经常会冒出一些难以对付的奇谈怪论,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存在较为普遍的逆反心理,处于思想工作第一线的班主任如果不及时学习一些新理论,采用一些新方法,就不能适应新时期思想工作要求。
1、讲究语言的激励,眼神的交流。在师生交流中,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件事,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职责,其效果迥然不同。班主任每天与学生交往频繁,在与学生谈话时,不仅要讲究语言表达的方式,还要注意眼睛表达情感的功能。班主任的验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时时在变换中传递教育的信息。经常向学生投注自己的期待,或扫视,或凝视,或严肃,或轻松……学生的目光也在差异中反馈者某种接受程度的信号。
2、重视“身教”作用。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对学生来说,班主任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学生都有渴求进步以及完善自己的内在要求,因此,班主任的行动时无声的命令,班主任如果能带领学生多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并努力使自己称为他们中的一员,就能把
把握好教育契机,增强教育效果。
3、肯定积极,因势利导。班主任在和学生的接触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到他们心灵的火花。在指出学生缺点和不足时,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改正错误,获取成功。只有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除此而外,班主任还要正式学生表露出来的情感。对积极的情感,要保护、引导,对消极的情感,要进行调节、转移和转化。
4、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这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了。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班主任对学生往往无形中形成了分明的厚薄之情。对聪明和听话的学生,给予许多的热情、器重与怜爱。对笨拙或调皮的学生则轻视、冷淡。实际上,后一类学生更需要班主任的关心、帮助与鼓励。即使是一个眼神,一句带鼓励性的话语,一个轻微的亲昵动作,都会使他们难以忘怀。事实上,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了这些学生的支持与拥戴,才会使工作有基础,威信有保障,否则,工作就难以全面开展。
当然,要矫正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为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靠谈一次心、开一个班会就能解决的。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基础的思想教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微信公众号